围绕“一堂‘失败’的好课”开展的一系列研究

对一个来自一线的真实案例的系列研究,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把平凡的教学细节变成了一本内涵丰富的书”……

◎ 由一堂“热胀冷缩”课引发的研究,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沉底中小学课堂的辛苦,引出了后来被誉为经典案例的《一堂“失败”的好课》

2002年5月16日,罗星凯、赵光平在一所小学听了一堂内容为“热胀冷缩”的课。课后座谈时,上课的老师认为自己上的是一堂失败的课,因为“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但学生还是不会”。而他俩却认为那是一堂好课!因为老师给了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而学生在这堂课上表现出对热胀冷缩现象竟然有那么多的独特解释,更令俩人兴奋不已,好奇心大增。于是,便有了《一堂“失败”的好课》,案例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后,被誉为“曾经成为《人民教育》关注的焦点,几乎成为经典案例”。 

精品案例在师范生和教师培训课堂上大显身手

在此后的教学和研究中,《一堂“失败”的好课》这样的案例成了宝贵的资源。无论在师范生的课堂,还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场合,它都成了启动研讨的催化剂、深化研讨的推进器。


本科课堂中这样的案例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    视频

  

课堂中的讨论意犹未尽,思考持续到课后……

  

教师培训中学员们对这样真实的案例更投入……

新的、更有深度的教育思想火化不断迸发,于是又有了《小学科学教育里的大学问──围绕<一堂“失败”的好课>展开的一次参与式培训》(罗星凯、吴娴、赵光平,载:人民教育,2003年第22期)。《人民教育》发表该文时特意加上后记,称赞它“把平凡的教学细节变成了一本内涵丰富的书”。

而从研究的角度最令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是: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即使只是要求描述的水平,“热胀冷缩”的内容是否也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

进一步发展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罗星凯指导的两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从不同角度触及到了上述的问题

 吴娴,关于中小学生密度概念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罗运文,小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理解的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 “密度概念引入的设计”,小问题里有大学问

在多数物理课堂上,多数概念的定义是直接给出的。这样做的理由之一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实际上这是产生与“儿童的科学”格格不入的“学校的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强行灌注的知识不可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无法得到迁移和应用。反之,如果在科学概念引入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和活动机会……

课题组在《一堂“失败”的好课》之后做出的《“密度概念的引入”探究性教学设计》,是基于研究的教学设计的一个典型成果。现已成为课程团队在教学和在职教师培训中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一个探究活动。


对我们就“密度概念的引入”这个“小”问题所做的教学设计,物理教育名家赵凯华教授十分赞赏,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视频1 视频2 视频3

  

案例在教师培训班中应用,学员在任务驱动下,通过分组探究,真正达到了手脑并用……

  

培训的课堂结束了,但对案例的思考并未结束,培训班学员通过博客进行交流……